城市規(guī)劃做得便利且人性化,往往能令訪港旅客留下深刻印象。有來自深圳旅客在游港后,于社交平臺小紅書上點評香港的一項公共設施優(yōu)于深圳,大贊該設施“以人為本”,盼望深圳能借鑒,引發(fā)網民的廣泛討論。
▲貼主認為香港在多條道路上都設有行人天橋,無縫連接地面、港鐵、商場、大廈等基建,能夠做到“以人為本”
▲除此之外,他亦在帖中建議深圳借鑒香港行人天橋的設計,采用“窄馬路、密路網”體系
香港公共設施以人為本?深圳游客訪港后大贊方便
該名小紅書網民以“香港的這一點,深圳得學啊”為題,發(fā)帖分享對香港與深圳城市規(guī)劃的看法。帖主指出深圳雖然擁有許多高樓大廈,“但規(guī)劃理念沒有學習到香港的精髓”,特別是有關行人道路的設計,他認為香港在多條道路上都設有行人天橋,無縫連接地面、港鐵、商場、大廈等基建,能夠做到“以人為本”。
除此之外,他亦在帖中建議深圳借鑒香港行人天橋的設計,采用“窄馬路、密路網”體系,以提高車輛通行效率,為行人提供較舒適的步行體驗,并舉例位于中環(huán)皇后大道的一座天橋,表示“天橋和地鐵出口連接重要的商場和寫字樓”,相當便利。
內地網民點出1原因深圳難“仿效”
帖文發(fā)布后掀起網民的兩極化討論,不少網民認同帖主的說法,表示以天橋連接各基建設施及地面的確十分方便,同時可為行人提供帶有遮陰的道路,避免日曬雨淋,“香港基本所有小區(qū)都是有天橋,電梯直達附近商場”。
反之,有網民就指出各地的公共設施都是因地制宜,香港路面地少,處處高樓大廈,自然需要依靠行人天橋,且深圳因地勢的限制,加上外賣行業(yè)盛行,路面上有大量電單車穿梭,恐難以仿效“窄馬路”的規(guī)劃。
資料來源:深圳88圈@小紅書